徐小圃(1887~1959年),名放,上海宝山人。幼承庭训,尽得其父杏圃公之传。弱冠时父亡,即悬壶问世,设诊所于上海东武昌路,专业儿科。徐氏除继承古代儿科诸家之长外,对汉代张仲景撰《伤寒论》钻研颇深,临证细致,..
徐小圃(1887~1959年),名放,上海宝山人。幼承庭训,尽得其父杏圃公之传。弱冠时父亡,即悬壶问世,设诊所于上海东武昌路,专业儿科。徐氏除继承古代儿科诸家之长外,对汉代张仲景撰《伤寒论》钻研颇深,临证细致,处方果敢审慎,屡用峻剂以起少小沉疴。徐氏常谓: “儿科古称哑科,审证察色不可粗心大意。”他在诊病过程中,总是弃座站立的,此因小儿不能与医生合作,坐在诊察椅上难以精确诊断,故其子弟们均是站立诊病。徐氏临证一丝不苟,对每一病儿的口腔都仔细检查,毫不遗漏,而绝不因业务繁忙而求快。他遇重病者,即给予提前诊治;贫病交迫者,则免收诊金。早年抗菌素尚未发现,西医对小儿肺炎等无特效药物,徐氏擅用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加减,以麻黄宣肺为主治疗,其效卓著,因而有“徐麻黄”之称。历任上海国医公会监察委员,新中国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中国医学院董事长,神州医学总会副会长等职,又热心中医事业,屡捐巨款兴办中医学校和药圃等。徐氏虚怀若谷,凡同道有所长,辄竭诚请益,对祝味菊善用温阳药治疗内科疾病的经验尤为服膺。中年后医名更著,在儿科领域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
全部内容
学术观点一、小儿以阳气为本二、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三、辨证宜严谨,用药当果敢证治经验一、麻疹二、丹痧三、百日咳四、肺闭五、腹痛医案案二、麻疹案三、丹痧案四、水痘案五、百日咳案六、白喉案七、湿温案八、暑热症案九、咳嗽案十、肺闭案十一、哮喘案十二、泄泻案十三、痢疾案案十四、腹痛案案十五、疳证案案十六、惊风案案十七、水肿案案十八、淋证案案十九、黄疸案案二十、汗证案案二十一、鼻衄案案二十二、眩晕案案二十三、不寐案案二十四、遗尿案案二十五、口疳案案二十六、乳蛾案案二十七、肠痈案验方一、连附龙磁汤二、六味小青龙汤三、崇土化浊汤四、加减黄连阿胶汤五、姜桂黄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