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的功效与作用

概述

丁公藤是一种祛风寒湿药,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

丁公藤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丁公藤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东莨若内酯(东莨若素),东莨若苷;生物碱类成分:丁公藤甲素和丙素。

药材图片


图1 中药材丁公藤


图2 中药材丁公藤

丁公藤的产地主要在哪里?

丁公藤主产于广东。光叶丁公藤产于广西、云南。

丁公藤的入药部位主要是哪里?

丁公藤的入药部位: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以切面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者为佳。

丁公藤入药部位性状:

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10 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导管呈点状。气微,味淡。

史书古籍中是如何记载丁公藤的?

丁公藤始载于《南史》。

《名医别录》:“主金疮痛,延年。”

《本草图经》:“治腰痛。”

《开宝本草》:“主风血,补衰老,起阳,强腰脚,除痹,变白,排风邪。”

作用功效

丁公藤的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要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丁公藤的主要功效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丁公藤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本品辛散温通,善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羌活、乳香等配伍。跌扑肿痛、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以本品为主配伍制成的冯了性风湿跌打酒、丁公藤风湿药酒,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中药使用需要辨证论治、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因此,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含有丁公藤的复方制剂有哪些?

含有丁公藤的复方制剂有以下几种:

  • 风痛药酒

疏风通络,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背酸痛。

  • 冯了性风湿跌打酒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扑损伤,瘀滞肿痛。

  • 骨通贴膏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骨痹属寒湿阻络兼血瘀证,症见局部关节疼痛、肿胀、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活动受限;退行性骨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 经验九藤酒

祛风,通络,止痛。适用于远年痛风,及中风左瘫右痪,筋脉拘急,日夜作痛,叫呼不已。

  • 海蛇药酒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身壮骨。用于肢体麻木,腰膝酸痛,风寒湿痹。

  • 风湿痹痛药酒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湿寒痹,四肢麻木,腰膝酸软,骨节疼痛。

  • 罗浮山风湿膏药

驱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外 伤肿痛。

  • 十四味羌活风湿酒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

关于丁公藤的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显示,丁公藤主要含香豆素类成分:东莨若内酯(东莨若素),东莨若苷;生物碱类成分:丁公藤甲素和丙素;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缩瞳和降眼压等作用。

使用方法

丁公藤一般使用丁公藤饮片,煎汤或浸酒。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如何正确使用丁公藤?

丁公藤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可内服,也可外用。具体用法如下:

丁公藤内服:煎汤,3-6g;或浸酒。

丁公藤外用:浸酒外擦。

中药使用需要辨证论治、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因此,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丁公藤如何炮制?

丁公藤的炮制方法具体如下: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丁公藤与哪些药物同时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中药联合使用及中西药联合使用,需要辨证论治、临床个体化治疗。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用药须知

丁公藤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丁公藤使用时需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使用丁公藤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本品虚弱者慎服。

中药使用需要辨证论治、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因此,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如何鉴别使用丁公藤?

丁公藤在用药时经常有以下混淆情况:

  • 丁公藤与海风藤:丁公藤和海风藤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两者的植物来源、应用以及用法用量皆不相同。

  • 丁公藤为祛风寒湿药,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 sch midtii Craib的干燥藤茎。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用法用量上,丁公藤一般可煎汤或浸酒,3~6 g。

  • 海风藤为祛风寒湿药,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藤茎。味辛、苦,微温,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静脉拘挛,屈伸不利。用法用量上,海风藤一般可煎汤或浸酒,6~12 g。

  • 二者均能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以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但丁公藤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海风藤辛苦微温,长于祛风湿,行经络,和血脉,止疼痛,为祛风通络止痛的要药,故用于风寒湿痹,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另外,丁公藤有小毒,用时当予注意。


关于"丁公藤"文章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中医文献网网站站长

中医文献网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