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古称长夏,此时自然气候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雨水较多,湿气偏盛,因而如同春风、夏暑、秋燥、冬寒一样,湿就成为长夏的主气。湿气过盛,可作为致病邪气伤人,而人为湿侵,又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淋雨、涉水..
农历六月,古称长夏,此时自然气候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雨水较多,湿气偏盛,因而如同春风、夏暑、秋燥、冬寒一样,湿就成为长夏的主气。湿气过盛,可作为致病邪气伤人,而人为湿侵,又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淋雨、涉水或久处湿地,水湿上腾而引起;内湿则是因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冷饮等性寒之物损伤阳气所导致。湿邪为患,常是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人体脏腑影响最大的当数脾胃。这时,往往出现头重如裹或头昏而涨,身重而痛,四肢倦怠,胸中郁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不爽等脾胃受损的表现。湿邪常与暑邪相兼,以致湿遏热伏,交织难分,这也是人们总是感到闷热不去、身体不舒服的主要原因。
防湿首当护脾。只有人体脾阳振奋,脾胃健运,才能有效地抵御湿邪的侵袭。此时人们应注意,淋雨、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更衣保暖,不要在游泳池或澡堂内长时间浸泡、洗浴,劳动、休息要尽量避开水湿过盛的地方,不可久居湿地,工作、生活环境及其设施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为防内湿,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尤忌暴饮暴食,长夏饮食在清淡、易消化的基础上,还可适当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宁蔚夏)
相关阅读
- 雨水护脾胃 防湿邪
- 上呼吸道感染传染吗?关键是要区分好这几点
- 健脾的中药材有哪些?中医如何调理脂肪肝?
- 脾胃一虚百病由生如何正确健脾
- 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中医提醒您如何健脾养胃
- 白蛇丸
- 孩子性格好还聪明,关键是小时候这2个阶段
- 小健脾汤治疗小儿厌食症
- 痰湿重,百病侵!咳嗽、痰多、吐不完?教你一招健脾、化痰一身轻
- 抗肿瘤中药,不能乱吃,组方配伍才是关键
- 夏日要防湿热病
- 湿气重 长结节 一个宋代名方 助你健脾祛湿
- 养颜健脾老松华——引出柳五芳官姐妹情的茯苓霜
- 夏季雨水多练熊戏健脾祛湿
- 甘草 健脾益气解百毒
- 绞股蓝健脾益气祛痰瘀
- 婴儿健脾散治幼儿消化不良
- 山药健脾止泻补阴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 薏苡仁健脾止泻消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