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制剂开发四原则

2024-08-28 纠错

梅全喜 范文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医院中药制剂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曾在临床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医院中药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笔者对医院中药制..

梅全喜 范文昌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

医院中药制剂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曾在临床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医院中药制剂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笔者对医院中药制剂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做如下探讨,以供参考。

选题要有特色

一是从地方常见病、多发病入手。中药新药的选题都必须坚持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原则,和既着眼于解决医疗实践上的问题,注意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需要,力求选择有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这对医院中药制剂同样适用。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为例:根据广东炎热、潮湿多雨,很易引起“上火”疾患,医院充分利用广东土牛膝等地产清热解毒药研制出了复方土牛膝合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而且临床用量很大。

二是从收集验方、秘方及民间用药经验入手。一种良好的医院中药制剂不是包治百病的,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选择性,这就要求结合临床需求,开发有特色的中药制剂。研发者应从医院及其它来源的协定方、古方、名方、验方中收集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的处方,按照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原则审查;并对处方中每一味药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的配伍、剂量以及对配伍工艺有很大影响的药材,与临床医师协商进行改进,且加工炮制应参照国际标准。

处方要精准简练

中医临床很少用完整原方,总是要随证加减。但成药适应范围要广,必须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因此院内中药制剂处方必须遵从普遍适应性原则,药味应尽量少而精炼,配伍严谨。药味过多常常给制剂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带来困难。药味多了也导致主药不突出,除在疗效上有可能发生拮抗作用、相互抑制外,在成分上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疗效。

在处方药物确定后,剂量是药性和药效的基础,理想的剂量是要求达到最好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因此,确定中药复方中各药的用量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还应确定日用量、确定有效剂量、确定安全剂量及明确用途与剂量的关系。

据临床选择给药途径与剂型

剂型筛选是中药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药物制剂的剂型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稳定性,给药途径,有效成分溶出和吸收,药物量效快慢、强弱的主要因素,即它与制剂疗效直接相关。中药剂型的选择应以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应充分发挥各类剂型的特点,尽可能选用新剂型,以达到疗效高、剂量小、毒副作用小、储运、携带、使用方便的目的,其原则和依据如下

根据医疗防治的需要

由于病有缓急,证有表里,人有老幼,因此对于剂型的要求常各不相同。如急症宜速,可采用汤剂、口服液剂、气雾剂等。慢性病用药宜和缓、持久,常用片剂、丸剂、胶囊剂、煎膏剂等。皮肤病病灶表现在表,宜多用软膏、洗剂等外用。某些腔道疾病,如痔疮、阴道炎等可以用栓剂、酊剂等,局部给药。

根据药物及其有效成分的性质

中药制剂多由复方组成,每味中药材成分众多,亦为一个复方,而各类成分性质各异,尤其是溶解性、化学稳定性及其吸收、代谢、分布、排泄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不同处方、不同药物、不同的有效成分应制成各自相宜的剂型。这是中医药学在长期实践中的总结,汤剂是中医临床使用最多的剂型,口服液是在汤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青睐,但对很多含有特殊药物的复方制剂,仅采用一般的制备工艺是不宜做成口服液的。

.根据处方规定的口服剂量

目前中药复方水煎液除杂工艺效果欠佳,收膏率较高,一般水煎煮或乙醇回流提取的收膏率可达20%~25%,经高速离心或醇沉也在15%以上,经特殊处理可达10%以下。所以,要做胶囊或片剂,处方量一般不能超过50g,而多数处方日服量都在80g左右,易做成颗粒剂、丸剂、口服液等。少数处方日服量很大,甚至100g以上,按一般工艺就很难做成片剂、胶囊剂,即使制成口服液,当1ml相当于原生药4g时,其成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成分转移率也难以达到要求。

根据制剂的技术水平

剂型不同,所采取工艺路线及条件,所用设备皆不相同。如颗粒剂的制备,须解决两个最关键的问题,一是提取、分离、浓缩的问题。现在的中药制剂室一般都配有多功能提取罐,但其油水分离部分结构不合理,只能提出一些芳香水(油水混合)。挥发油未充分收集,而大量的芳香水又无法合理加入到固体制剂中。目前分离部分的设备多不配套,上工序用多功能提取罐,下工序用浓缩器,中间既无离心机又无板框压滤机,仅用80~100目筛网滤过,所得浓缩液又多又黏,制备颗粒剂十分困难,有时要加大量的辅料,直接影响制剂质量。二是干燥问题。制备颗粒剂若无喷雾干燥器、一步制粒机或无真空干燥器,仅用一般的烘房、烘箱,所得浸膏板结,带焦糊味,质量标准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疗效,所以制剂技术水平影响着剂型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工艺

合理的制备工艺是保证制剂质量的关键,制备工艺研究必须以处方中各药味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法、均匀试验法或优选法,选择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终制备工艺及技术条件,绘出工艺流程图。制备、定性测定、定量测定方面要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一些新的制药技术,如喷雾干燥、干法制粒、超滤、冷冻干燥、超微粉化及澄清剂技术正迅速用于制药研究和生产中,对优化制剂各工艺、提高制剂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应大力提倡,积极开展。

在定性方面,采用性状鉴别、薄层层析等方法;在定量方面,目前选择紫外、薄层扫描的方法进行。辅料是构成药物制剂的必要辅助成分,对制剂生产、药品疗效有重要作用。与制剂的成型和稳定、成品的质量指标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有着密切关系,以往医院中药制剂多采用淀粉、蔗糖、糊精等作为辅料。近年来,我国已开发出丙烯酸树脂材料系列产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85硅胶蔗糖脂肪酯等新辅料。新辅料对提高固体制剂的释放度,改善崩解和溶出等质量问题,有明显优势,可大大提高制剂质量和疗效。

我要报错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中医文献网网站站长

中医文献网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