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念海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儿科主任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之一,日夜百服咛、退热净等数十种常用退热药都是以它为主要成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该国每..
何念海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儿科主任
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之一,日夜百服咛、退热净等数十种常用退热药都是以它为主要成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该国每年因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而去急诊看病的人数达到5.6万,肝损害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过,究其原因,超量服药是“罪魁祸首”。
从相关研究和我国的临床经验来看,退热药过量使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着急退热,认为“稍微多吃点药没关系”;二是在“无意识”中多吃了药。
对于第一种情况,在说明书上明示“每日最高推荐剂量”是个不错的办法。实际上,服药后需要约半小时才能发挥药效,如果因服药过量将体温降得太低,反而会损害健康。而对于第二种情况,这里要特别强调,有些人吃一种药“不见效”就换另一种或两种一起吃。殊不知,目前常用的非处方解热镇痛药几乎都属于一类。同时吃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和吃两种“对乙酰氨基酚”一样会增加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一般感冒发热,如果体温低于38℃,最好采用温水或稀释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如果超过38.5℃,在吃退热药的同时物理降温,能减少药物用量。但如果体温超过39℃或使用退热药2~3天仍不能控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这时,发热的身体就好比一锅开水,退热药的作用就像冷水。往热水锅里加冷水,总体温度会有所下降,但如果不解决“火源”问题,水温还会升起来。
相关阅读
- 肺结节6种证型,6个组方,千万别用错!
- 中药有克星千万别混吃
- 针对肾阴虚、肾阳虚,可以使用不同的地黄丸,千万别用错了
- 成年人都喜欢喝茶,但这些茶千万别瞎喝了,看完赶紧告诉父母
- 中医:男性过了30岁以后,晨起千万别这样做
- 肝不好的五种表现,千万别全中
- 健康科普:患有这些病,水果千万别乱吃
- 健康科普:患有这些病,水果千万别乱吃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 春季肝火旺盛,这五大症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 有事没事吃六味地黄丸?医生告诉你千万别瞎吃
- 女中医偷偷告诉你,千万别按这个穴,否则对象总亲你
- 女中医警告!枸杞千万别泡错,否则白喝啦
- 六味地黄丸,千万别瞎吃
- 只需一个“穴位”,便可解决“口臭”问题?有对象的千万别试
- 睡觉打呼噜并不健康,而且“胖瘦”各异!千万别混为一谈乱喝药
- 千万别吃!这5种常见蔬菜“有毒”,严重到致癌、诱发白血病等
- 冰箱里冷藏的馒头,堪称“一级致癌物”!千万别吃
- 反应迟钝、脑子慢半拍,也是“肾虚”所致?千万别不当回事
-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但这3类人千万别吃